









【白木屋漆器店】
2月後半,出差前往的會津若松市內殘留著積雪,那個清晨,久違地看到了日本東北地區的冬日風景。從會津若松站步行約20分鐘,由大町街折入七日町街道,能看到一座格外顯眼的西式建築。這棟具備石材建築風格的店鋪大樓完工於大正3年,是座採用了文藝復興風格的西洋式店藏造建築。在具備了土藏建築的防火性的同時,這座遍布西式設計的三層高樓,在建設當時低矮建築為中心的街道中成為了格外引人注目的存在,並對之後新建的西式建築也帶來了影響。棕紅色的線框與石砌的牆壁十分搭配,拱門的圓弧也柔軟地融至建築的直線中。望著它的外觀和細節的設計,不由地想像在大正時代的人們眼中,這座建築是多麼新穎而美麗的啊!
白木屋漆器店創立於慶安年間,之後,從將軍德川吉宗進行法律整備和稅制改革——「享保改革」的享保年間開始,在和現在相同的位置開始了漆器的製造和批發業。店主曾竭盡全力復興了因戊辰戰爭(1868年)而受到巨大打擊的會津若松漆器產業,不僅面向當地需求,還向全國展開了銷售,甚至在歐美的博覽會上獲得了多數獎項。
踏入店內,先映入眼簾的是餐具為中心的會津漆製品。在眾多裝潢精美的漆器圍繞下,社長親自介紹了會津塗中蒔繪(描金畫)的主流——「消粉蒔繪」。據說,會津從江戶時代中期左右便邀請京都的工匠導入了消粉蒔繪技術。消粉指的是金屬箔製成的細小的粉末粒子,而用於消粉蒔繪的是每片僅有數微米、像化妝粉一樣細膩的粉粒。消粉蒔繪的工序是:薄紙上拓好底稿後,先在紙的背面用水溶性顏料將底稿描出,然後把紙貼在容器上,用刷子摩擦至底稿複製。為了使金粉固定在花紋上,先用漆進行「地描」,即使用混有顏料的漆均勻描畫。地描結束後需加濕,在半乾狀態的漆上撒上金粉,並用棉花輕輕擦勻。重複此工序,待漆乾燥後去除金粉,晾乾至完全硬化。在細緻光鮮的花紋上,金屬粉粒反射著光澤,根據觀賞角度,光澤會發生微妙的變化,柔和得好像是從內部映出的,襯托出產品的高雅氛圍。
透過樓梯來到店舖二樓,可以觀賞到文具以及在重要的日子裡使用的食盒和酒壺等。包括展櫃在內的二樓部分,大概保持著建築物建成當初的樣子。懸掛著老燈的天花板上施有灰泥手藝所造的中心裝飾,與傳統會津漆工藝產品的氛圍十分協調。裡面還介紹了漫畫之神手塚治虫老師曾經來訪的房間。之後,我還特別參觀了工匠們製作蒔繪的工作現場。每一筆都精緻得驚人,帶有緊張感的手與指的動作不禁讓人屏住了呼吸。我近距離地感受到,每一個器皿裡,都毫不吝惜地凝聚著珍貴的時間和嚴格挑選的材料,以及超越時代傳承下來的卓越技術。
前往會津若松市,可以在東北新幹線停泊的郡山站下車,在那裡換乘磐越西線後至會津若松站,所需約1小時。白木屋漆器店身處歷史和傳統氣息濃厚的建築物中,在那裡大家可以親自接觸到純手工製作的會津塗之美。與魅力十足的漆器一同,歡迎您來會津若松感受當地各種一脈相承的豐富文化。
白木屋漆器店
https://www.shirokiyashikkiten.com/chinese/index-tw.html
相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YwflY7G5XHs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HhP_3vdDQxc
白木屋漆器店的手鹽皿(小碟子)
https://www.shokunin.com/zh/shirokiya/teshio.html
白木屋漆器店的十二生肖酒杯
https://www.shokunin.com/zh/shirokiya/sakazuk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