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すあま】
有一種從小就很喜歡的日式點心叫「すあま(suama)」。裡面沒有陷,是一種甜度溫和樸素的年糕。長大後才知道這是關東地區特有的點心。柔軟的手感拿在手上也很有療癒感,是給人溫馨的日式點心。
據說すあま出生於江戶時代東京的木場地區。有魚糕型和雞蛋型等種類,白色和粉紅色的紅白搭配看起來很有喜慶感,因此作為賀禮也很受歡迎,對照漢字可以寫成「壽甘」或「素甘」而十分吉利。卵形的すあま會被喻為鶴蛋而被稱為「鶴之子」。相似的點心,大概要數「外郎」。我最熟悉的すあま是魚糕型的,其實也很容易自己來製作。
製作すあま可以利用微波爐,有外側做成粉紅色、內側做成白色的方法,也有整體都做成粉紅色的。不使用捲簾做成胖胖的蛋型也可以,既簡單又可愛。
すあま是由糯米粉製成的,而「外郎」除了米粉之外,還可以利用蕨根粉和小麥粉。外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室町時代,可能是日本人喜歡黏糕文化的根源之一。
[材料](12塊)
糯米粉 150g
白砂糖 150g
食用紅色素(沒有也可以)·鹽 少許
熱水 150~180ml
澱粉(最後使用) 適量
[做法]
1. 在糯米粉中加入一撮鹽,用熱水充分攪拌。
2. 用鋪好濕紙巾的蒸籠大火蒸20分鐘,去除餘熱後,將砂糖分成2~3次一邊加一邊揉。
3. 加入食用紅色素,變得均勻後再用大火蒸5分鐘。
4. 台子上鋪好澱粉,用捲簾整理好形狀後即完成。
青龍窯的煎茶茶杯
https://www.shokunin.com/zh/seiryu/sencha.html
東屋的茶壺
https://www.shokunin.com/zh/azmaya/kyusu.html
山一的中華蒸籠
https://www.shokunin.com/zh/yamaichi/seiro.html
木屋的未漂白全棉布
https://www.shokunin.com/zh/kiya/mizarashi.html
木屋的蒸籠布
https://www.shokunin.com/zh/kiya/fukashi.html
木屋的壽司卷簾
https://www.shokunin.com/zh/kiya/sushimaki.html
參考資料
https://ja.wikipedia.org/wiki/すあま
https://ja.wikipedia.org/wiki/ういろう_(菓子)
https://www.hokkaido-gas.co.jp/support/recipe/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