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c

【原日本銀行小樽支行金融資料館】

從明治末年到昭和初期,小樽被稱為「北日本首屈一指的經濟城市」,最興隆時期那裡擁有25家銀行,是名副其實的金融街。特別是從小樽展賣店步行5分鐘左右到達的色內1丁目的主幹道,曾經被稱為「北方的華爾街」。在那條坡道的途中,矗立著原為日本銀行小樽支行的歷史性建築。

至今小樽還保留著幾座讓人懷念的戰前石頭建築,象徵當年的繁榮。這家原本為日本銀行小樽支行的建築也是其中之一。奠定了日本近代建築的基礎,知名於東京車站和日本銀行總店本館的辰野金吾和長野宇平治等人,同是這棟建築的設計者。經歷了三年的工期後,這棟建築完成於明治45年(1912年)7月。建築的主要部分由兩層構成,一部分附帶閣樓為三層,而一層地板下的大部分都是地下室。外觀採用了文藝復興風·帕拉迪奧風格,外裝是在磚的表面砌上灰漿製造的石造風,以綠色的屋頂為亮點,屋頂上配置著五個穹頂、包括了遙望小樽港的望樓,使整個建築的格調十分厚重。資料館內展示了日本的貨幣制度和小樽的經濟成長歷程,簡單易懂地解說了日本銀行的歷史、業務以及金融和經濟的功能與結構等等,來訪者還可以透過照片和微縮模型來加深理解。資料館是免費的,另外還提供不用預約就能參與的職員講解遊,每個下午都會進行2次。

在這棟建築的屋簷下,均等地配置著肚子圓滾滾的鳥類浮雕。根據資料館宣傳冊的相應說明,這些浮雕的原型是阿伊努的守護神-毛腿漁鴞。外壁上有十八隻,內壁上有十二隻,傳說在沒有職員的夜間,由它們來擔任警衛。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外壁的毛腳魚鴞浮雕上,尾部的羽毛有的垂著繩狀的裝飾,而有的卻沒有。若加上內壁的浮雕,這裡至少有3種不同的設計。

毛腳魚鴞是日本最大的貓頭鷹,主要生活在北海道東部。體長約66-69cm,展開雙翼的長度可達180cm。阿依努人將北海道的毛腳魚鴞信奉為守護村莊的神靈,在阿依努文化中是特別的存在。毛腳魚鴞在阿依努的祭祀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被稱為「フクロウ送り(直譯:送鷹)」的儀式,鄭重對待了毛腳魚鴞的靈魂,祈禱其再生。這個儀式同「クマ送り(直譯:送熊)」並列在同等的重要位置,在阿依努文化中具有特別的意義。另外,阿依努人流傳的故事中也有很多以毛腳魚鴞為主角的,或許這些都是將浮雕設計為毛腳鴞的理由。

其實,貓頭鷹在許多文化中都具有特別的意義,在歐洲是「森林的賢者」,在日本也是有名的吉祥物,作為幸福和繁榮的象徵被人們所喜愛。因為夜間的視力超凡,黑暗中也能辨別各種事物,因此在銀行業務中成為了洞察力和智慧的象徵。而且,貓頭鷹的脖子可以周轉270度,於是被認為可以避免債台高築而「首が回らない」(直譯為「脖子轉不動了」,意為「喘不過氣來」)的狀況,被視為呼喚財運的鳥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著到這棟建築來尋找一下浮雕的各個種類,也歡迎透過觀看館內的解說和展示,感受此地文化和歷史的深度。

原日本銀行小樽支行金融資料館
https://www3.boj.or.jp/otaru-m/
小樽展賣店鋪
https://www.shokunin.com/zh/showroom/otar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