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日本咖哩】

現在可以說是日本國民食品的「咖哩飯」。在中小學的人氣供餐菜單中,經常被列為前幾名的咖哩,咖哩是以傳到英國的印度料理為開端,不久從英國傳到日本,獨自發展起來的料理。最近印度尼泊爾料理也很受歡迎,可以輕鬆吃到印度的咖哩了。印度典型的咖哩,是像大量使用香料的湯一樣清爽的咖哩,大致分為北部和洽帕提(印度煎餅)、馕,南部和米一起吃。那麼這個印度咖哩是如何進化成今天的日本咖哩飯的呢?

日本人第一次遇到咖哩是在江戶時代後期。1853年(嘉永6年),以佩里來浦賀為契機,日本向西方各國開國。1860年(萬延元年),為了交換日美修好通商條約的批准書,福澤諭吉作為遣美使節團的一員來到美國,找到了中文和英語的詞典《華英通語》,併購買了它回國。以那本字典為基礎,用片假名出版英文的讀法和日文的意思。因此,「curry」是用「koruri」的讀法來介紹的。到1870年左右,在前往歐洲和美國的船上,留下了幾個日本人看咖哩吃的記錄,但至今為止從未見過的咖哩,當時的日本人似乎沒有那麼好的印象。

明治時期作為「文明開花」之一傳入日本的咖哩,透過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從印度傳到英國,以西洋風格的英國咖哩為基礎。原本咖哩傳到英國是在1772年左右。後來成為第一任孟加拉總督的英國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華倫·黑斯廷斯將咖哩的原料和大米帶回英國。到目前為止,在印度,使用研缽等將很多香辛料搗碎或混合調配而成的東西,為了在任何地方都能輕鬆製作咖哩的「咖哩粉」被英國克羅斯和布萊克威爾公司商品化,咖哩的形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加速其變化的是,為了使咖哩粘稠而活用了小麥粉。

在英國1861年發行的當時維多利亞早上的料理和經營家庭的家務書《Beeton's Book of Household Management》中,介紹了很多咖哩粉的製作方法和使用小麥粉使咖哩粘稠的烹飪方法。這個時期在英國普及的咖哩,用油脂炒小麥粉,變成了使用「盧」的西式燉菜。在日本,1872年(明治5年)出版的敬學堂主人的《西餐指南》中,首次介紹了咖哩飯的烹飪方法。在那裡使用的食材有「蔥、薑、蒜、奶油、蝦、鯛魚、牡蠣、雞肉、赤蛙、小麥粉、咖哩粉」。材料中加入蛙肉被認為是引進了法國料理的要素,但作為食譜並沒有那麼普及,蔥在大正時代也幾乎被洋蔥取代了。現在作為咖哩的主要食材的馬鈴薯和洋蔥,在明治時代還是很少見的西洋蔬菜,但以開拓地北海道為中心,生產逐漸擴大。1876年(明治9年)開校的札幌農學校(現在的北海道大學)宿舍食堂,為了提高學生的體格,在克拉克博士的建議下,每隔一天提供一次咖哩飯。另外,由於國產廉價咖哩粉的登場,大正時代日本咖哩飯的原型已經完成。

近年來,日本的咖哩飯在發源地印度登陸,在印度的大城市也有推出日式咖哩的日式餐廳。雖然是和印度料理完全不同的咖哩風格,但是可以做煎蛋和起司等各種各樣的配菜,作為酷的和食之一很受歡迎的日子也很近。

青龍窯的盤子
https://www.shokunin.com/zh/seiryu/hirazara.html
吉田手工業設計室的餐桌餐勺
https://www.shokunin.com/zh/yoshita/cutlery.html

參考資料
https://www.sbcurry.com/dictionary/japan/
https://housefoods.jp/data/curryhouse/know/j_history02.html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MZO77749350Q4A930C1000000/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2%AB%E3%83%AC%E3%83%BC%E3%83%A9%E3%82%A4%E3%82%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