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扇的演變】
你還在使用團扇嗎?據說團扇在古墳時代從中國傳入日本,但壁畫中描繪的木製團扇是用於儀式的道具。在平安時代,團扇被用於高貴人物遮臉以示威嚴;在戰國時代,團扇則作為軍配,標示軍隊的家紋。隨著時代的推移,團扇逐漸成為平民日常生活的工具,並在大規模生產中演變為一種「享受之物」。在現代,團扇作為表達對偶像的支持和溝通工具也被廣泛使用。
團扇作為「日本風情」走向海外,或許始於1867年的巴黎世博會。雖然在此之前,團扇已經透過荷蘭和中國傳入海外,但廣泛為人所知的是1867年巴黎世博會上,德川幕府、西洋的「萬國博覽會」概念被引入,而德川幕府、薩摩藩和佐賀藩分別參展。1873年,明治政府參加了維也納世博會,1878年再次參加巴黎世博會,日本風格(japonisme)在西方開始流行。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的出口統計中記載著約80萬把扇子和100萬把團扇。想像一下,這些團扇在海外是如何被使用的,令人十分好奇。在藝術界,日本風情也掀起了一股熱潮。雷諾瓦描繪了以團扇和日本菊花為背景的作品《持團扇的少女》;馬奈的作品《持團扇的女人》也是這一風潮的代表。在莫內的《日本女人》中,妻子卡米爾穿著和服,手持扇子,背景裝飾著許多團扇。莫內對日本藝術的熱愛廣為人知,他收藏了數百幅浮世繪版畫。在這些藝術家的眼中,日本文化無疑是非常新穎且獨特的。反過來看,對我們來說,日本藝術中那種用團扇裝飾整個背景的構圖也是非常新鮮和有趣的。
如今,東京復古的奧野大樓吸引了許多對日本文化感興趣的外國遊客。在銀座展賣店裡,顧客熱心瀏覽商品,並透過外文網站了解相關資訊。我們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對日本的文化、工具和技能產生興趣。可以想像,當年參加世博會的幕府代表團看到當地人的熱情時,一定也同樣興奮不已。儘管在與外國遊客交流時會感到語言上的不足,但我們每天都在反思和努力,享受發現新事物和新感悟的過程。歡迎大家來奧野大樓和銀座展賣店鋪,體驗日本文化的獨特魅力。
銀座展賣店鋪
https://www.shokunin.com/zh/showroom/ginza.html
MIKIMOTO Ginza Main Store
https://maps.app.goo.gl/b6pMGfdaPWzX7aV2A
栗川商店的柿漆團扇
https://www.shokunin.com/zh/kurikawa/
參考資料
https://www.iedashikou.com/monet-renoir/02-2/index.html
https://ja.wikipedia.org/wiki/パリ万国博覧会_(1867年)
https://www.ibasen.co.jp/pages/2303_uchiwa_history
https://www.iedashikou.com/monet-renoir/02-3/index.html
https://artmuseum.jpn.org/mu_jyaponersu.html
https://www.iedashikou.com/monet-renoir/02-1/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