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歐和肉桂捲】
肉桂捲誕生於北歐的美味點心。在訪問芬蘭和瑞典時,無論進入哪家咖啡廳,都能找到肉桂捲,這讓我感到驚訝。
肉桂捲的起源被認為是在瑞典,但聽到「肉桂捲」這個名字時,許多人也許會想到某部電影。在以芬蘭為背景的日本電影《海鷗食堂》中,肉桂捲的場景看起來非常美味。當我還是小學生時,這個場景留在了我的記憶中,從那時起,這部電影一直是我定期觀看的電影。「有一天,如果去北歐,我就能品嚐到正宗的肉桂捲」,這個小小的夢想開始萌芽,幾年後,成為成年人後,我的夢想實現了。
在芬蘭語中,肉桂捲被稱為「korvapuusti」,直譯為「被扁耳朵」,這個名字帶有一些北歐風格的幽默。芬蘭的肉桂捲以罕見的略顯扁平的形狀為特徵,這在日本並不常見。在芬蘭,麵團卷上肉桂,然後將其切成筒狀,用手指捏住中間,然後再烘烤,因此形成了這種可看到漩渦的形狀。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在瑞典很常見的形狀,就像捻緊的麵團,以及一種可愛的毛線團形狀的肉桂捲。順便提一下,我在芬蘭各處嘗試了肉桂捲,最讓我驚訝的是它們的大小。我參觀的咖啡店裡的肉桂捲通常都很大,非常令人滿足。我忍不住想,這也許是因為這是一種人們不只把它當零食,還用它來取代正餐的食物吧。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在赫爾辛基的阿卡迪亞書店內的「CAFE AALTO」的肉桂捲。這裡是電影《海鷗食堂》中小林聰美扮演的主角Sachie和片桐入扮演的Midori相遇的地方的取景地,也是由芬蘭著名建築師阿爾瓦·阿爾托設計的學術書店。坐在充滿阿爾托設計的家具的二樓咖啡廳,沐浴著從天窗灑進來的陽光,吃著肉桂捲,感覺就像走進了電影一樣。這種體驗本身就值得一遊,而肉桂捲本身也非常美味,沒有任何乾巴巴的感覺,濕潤而美味。正宗的北歐肉桂捲通常包含了一種叫做荳蔻的香料,肉桂和荳蔻的辣味十分湊效,不會過於甜膩,非常適合搭咖啡,是一種使大人上癮的味道。
我們店裡提供的木屋的壽喜燒鍋非常適用,可以用於直接火爐、電磁爐,甚至烤箱,因此也非常適合製作點心。這款鍋子上有一個金屬環叫做「釜環」,烹飪時將其取下,然後在搬運時將其穿過,這使得即使是剛從烤箱中拿出來的燉鍋也可以方便地搬運,而無需使用燉鍋夾。用日本的工具來製作國外的點心,感受到了日本文化和外國文化的融合,這非常有趣。我建議大家嘗試採購肉桂和荳蔻,然後親手製作正宗的北歐肉桂捲。
木屋的壽喜燒鍋
https://www.shokunin.com/zh/kiya/sukiyaki.html
參考資料
https://fudge.jp/culture_life/food/56212/
https://www.cotta.jp/special/article/?p=2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