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町屋】
町屋是京都的魅力之一,是體驗人們生活的歷史街區。除了神社和寺廟,町屋也是不可或缺的景觀之一。町屋通常建在街道旁邊,門面狹窄而深入,因此被稱為「鰻魚的臥床」。靠近街道的空間通常用作商店,而深處則用作住宅。
町屋也可以寫作「町家」,兩者基本上指的是同樣的事物,但「町屋」更側重於商業,而「町家」則更側重於居住的意思。這樣看來,町屋的基本結構就是將工作和居住結合在一起。
町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平安時代。在平安京,商業只被允許在官辦的西市和東市進行,但在11世紀初出現了被稱為「町座」的商業形式,這使商業可以在市場以外的地方進行。隨著經濟的發展,商人開始在靠近道路的地方建立兼具商業和住宅功能的建築。
這種住宅就是町屋的起源,最初的構造非常簡單,柱子直接埋在地面上,屋頂則是在木板上鋪設木材固定而成。繪有平安時代都城景象的繪卷中描繪了從家中朝街道看去,觀賞祇園祭前身「祇園御靈會」的遊行,以及在店舖前進行商業活動的人們的情景。
在應仁之亂之後,京都陷入荒廢,治安惡化,為了自我防衛,開始在町屋上安裝「格子」。格子的作用是使內部不易被外部看見,起到防盜的作用。不同職業的格子具有不同的特點,如適合採光的「系屋格子」、堅固耐用不會被酒桶撞壞的「酒屋格子」、使用油紙做成並且耐水的「麩屋格子」等,每個設計都有相應的功能。
進入江戶時代後,町屋的外觀也出現了其他獨特的設計。例如用土和灰泥固定的二樓窗戶「蟲籠窗」、用竹子圍起來防止雨水濺到牆壁的「犬矢來」、作為家庭守護神的「鐘軌」等。此外,建築技術的發展使得建築門窗和榻榻米尺寸統一,形成了整齊美觀的街景。
受到京都町屋的影響,雖然江戶時代也建造了許多町屋,但江戶時代的町屋在店鋪正面並不具有格子,而是採用了開放式的設計,並增加了合併相鄰町屋的大門面店鋪,形成了江戶特有的店鋪風格。與此同時,京都進行了町內自治,店舖的設計也受到嚴格的規制,保持了統一感。
今出川展示廳位於保留著眾多町屋的西陣地區,是一個可以欣賞傳統町屋的場所。在您前來時,請一併享受這裡的歷史景觀吧。
今出川展賣店鋪
https://www.shokunin.com/zh/showroom/imadegawa.html
參考資料
https://ja.m.wikipedia.org/wiki/町屋_(商家)
https://ja.kyoto.travel/glossary/single.php?glossary_id=1018
https://www.westjr.co.jp/company/info/issue/bsignal/07_vol_111/feature01.html
https://www.hachise.jp/kyomachiya/history/muromach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