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023

151118 5821

【金桂飄香的10月】

進入10月,關西迎來了一年中最宜人的季節。秋高氣爽,溫度宜人,空氣中瀰漫著若有似無的桂花香;感覺不去外面走走都對不起這樣的好天氣。在這金桂飄香的秋季好時節,非常適合漫步京都。週末從大阪開往京都的電車內,遊客似乎也比潮熱的夏季多了一些。金秋10月,歡迎大家前來京都三條展賣店鋪遊玩!

三條展賣店鋪
https://www.shokunin.com/zh/showroom/sanjo.html

151118 5785

151118 5802

IMG_6351

【用蒸籠來製作的蒸地瓜·蕃薯】

星期六早上吃了一頓稍晚的早餐,邊喝咖啡邊悠閒地度過時間,很快就要前往三條展賣店鋪上班了。由於剛吃過早餐,肚子已經吃不下正常量的午飯,但如果不吃點東西,工作期間可能會感到飢餓。我環顧廚房,目光落在了媽媽從老家寄過來的地瓜·蕃薯上。

我準備出門的同時,將這些地瓜·蕃薯放入蒸籠中蒸熟,至遲在20分鐘後,熱騰騰的蒸煮地瓜·蕃薯就可以享用了。這樣一來,肚子就能撐到傍晚!於是,我迅速將地瓜·蕃薯切成適合快速完成的尺寸,放入冒著熱氣的蒸氣鍋中。而出門準備也在20分鐘後完成,此時,美味的蒸煮地瓜·蕃薯也已經準備好。這款既簡單又美味,適合零食的蒸煮地瓜·蕃薯,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撒上一些奶油·牛油或少許鹽來進行不同的口味調配,讓你可以以多種方式享受它。

富含膳食纖維的地瓜·蕃薯不僅可以幫助調節胃腸功能,而且含有比蘋果多約5倍的維生素C,有望對抗皮膚斑點和炎症,是一種出色的蔬菜。地瓜·蕃薯的旺季正好在即。當你稍微有點餓的時候,一定要試試用蒸籠製作的蒸煮地瓜·蕃薯。

山一的中華蒸籠
https://www.shokunin.com/zh/yamaichi/seiro.html

參考資料
https://kumiko-jp.com/archives/282950.html
https://oimobicho.jp/health/effects-and-nutrients-obtained-by-eating-sweet-potato/

1

2

3

02977939

【和菓子】

充滿季節感的豐富色彩,美麗的「上生菓子」。這些和果子如同珍寶一般陳列在和菓子店的櫥窗中,以各種形狀和設計讓我們陶醉,同時在品茶時間帶給我們豐富的一刻。上生菓子,又被稱為「練切」,是所謂的「花鳥風月」━━這種表現了日本四季的變化和大自然美麗景色的菓子的發展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以後。

和菓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繩文時代,當時人們將野生的堅果和水果用作點心,然後逐漸將堅果粉烘烤成點心,這就是菓子的雛形。到了彌生時代,開始製作餅和團子,然後到了平安時代,像「椿餅」和「青差」這樣的雅緻名字的菓子出現在《源氏物語》中。平安時代的菓子主要是為了獻給朝廷而製作的。

室町時代,「茶湯」,也就是現代的茶會或茶道,在武士社會中流行,隨後,由千利休在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確立的「侘茶」這種茶道形式誕生,茶點逐漸得到發展。根據記錄,當時的菓子包括昆布、烤栗子、小芋、柿子、炸糕等,與現代的菓子有所不同,但隨著糖的普及,它經歷了重大變革。

大約在江戶時代中期,第8代將軍德川吉宗推廣了糖的製作,國內糖的自給率大幅提高。京都以京菓子為中心,江戶的上果也各自發展了精緻的設計,此外,在全國的門前町和城下町,也開發了各地獨特的和菓子。現在我們吃的許多和果子大多是在江戶時代面世的。江戶時代的和菓子,由於日本人細膩的審美觀美觀,被精美地設計,這一點可以從《御蒸菓子圖》等菓子目錄中看到。

以花鳥風月或故事場景為題材的和果子,在這個一雙手就能收納下的小巧空間裡,像不像裝滿了許多故事和情景?根據和菓子的設計和名稱所傳達的形象,不妨嘗試將其與自己喜歡的器皿一起享受。

安比塗漆器工房的椿皿
https://www.shokunin.com/zh/appi/plate.html
東屋的小叉子
https://www.shokunin.com/zh/azmaya/himefork.html
宮本商行的和楊枝
https://www.shokunin.com/zh/miyamoto/wayouji.html
山之形的三葉木通藤編盤子
https://www.shokunin.com/zh/yamanokatachi/akebi.html

參考資料
https://www.maff.go.jp/j/keikaku/syokubunka/culture/wagohan/articles/2302/spe14_01.html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5%92%8C%E8%8F%93%E5%AD%90
http://www.wagashi.or.jp/monogatari/shiru/rekishi/
https://www.omotesenke.jp/chanoyu/7_8_1a.html
https://dl.ndl.go.jp/pid/2551487/1/30 (國立國會圖書館電子收藏)

IMG_6595

江戶人似乎每天都要吃5合(1.65kg)白米。偶爾想要大量吃白米吃到飽是因為基因的遺傳嗎?因此,昨天的午餐我做了一份「スタミナ丼」,吃了2.5合米飯,感到非常幸福。正如你在圖片中的白山陶器的深麵碗L飯中所看到的,2.5合剛好合適。

順便說一下,2.5合是因為我附近的知名餐廳「松乃家」的大份飯是2.5合,所以在想要吃大份飯時,我給它取名為「自家松乃家」並堅持這個份量。「松乃家」的豬排飯非常有名,所以首先請先從普通份量(足夠滿足的份量)開始品嚐。

白山陶的深麵碗L
https://www.shokunin.com/zh/hakusan/mendon.html
參考食譜
https://www.kurashiru.com/recipes/6c036655-d3ab-41ef-a801-ebd5296e50fd
松乃家
https://maps.app.goo.gl/DLEgmrPV5mioEWR29
今出川展賣店鋪
https://www.shokunin.com/zh/showroom/imadegawa.html

S__96608258

S__96608260

【月寒豆沙麵包】

「月寒豆沙麵包」是成立於明治39年的札幌市月寒的和洋點心製造商「本間(ほんま)」的招牌產品。雖然以「豆沙麵包」為名,但它與典型的「豆沙麵包」不同,更接近於月餅,是一種薄薄的生麵皮包裹著豐富的紅豆餡的美味半生點心。

據說「月寒豆沙麵包」於明治7年由大沼甚三郎先生創建,他當時為了向駐紮在月寒的舊陸軍第7師團殲兵第25連隊出售點心。當時,聽說東京的木村屋推出的「櫻花豆沙麵包」大獲成功之後,大沼先生便決定自己嘗試製作「豆沙麵包」,這就是「月寒豆沙麵包」起源的故事。至於與典型「豆沙麵包」的麵皮有何不同,是必然還是偶然,個人有點好奇,但不管怎樣,大沼先生的嘗試最終非常成功。接受了大沼先生的指導的「本間」的創始人本間與三郎先生開始在月寒村製造和銷售「月寒豆沙麵包」。「月寒豆沙麵包」在月寒地區掀起了熱潮,一度約有10家製造商存在。然而,由於太平洋戰爭導致物資短缺,點心店紛紛停業,「月寒豆沙麵包」的製造也中斷了。戰後,只有「本間」一家恢復了「月寒豆沙麵包」的製造,創業至今已超過100年,也仍在繼承和製作它。

此外,札幌市內有一條被稱為「豆沙麵包街」的道路,以紀念「月寒豆沙麵包」而得名。這是一條連接札幌市豐平區國道36號和國道453號的道路,在修建這條道路的過程中,人們懷揣著感恩之情把「月寒豆沙麵包」送給參與工程的殲兵第25連隊士兵,供他們每天作為零食食用,因此給道路取了這個暱稱。這種點心伴隨著這個地區的歷史一路前進。

「月寒豆沙麵包」除了傳統的紅豆餡外,還有黑糖紅豆、南瓜紅豆、黑芝麻紅豆和抹茶紅豆等共5種口味。此外,除了招牌口味之外,還有季節限定口味。在北海道,你可以在紀念品店、便利商店和超市等地方輕鬆購買,所以在北海道秋季的探險中,一定要嘗試一下。

小樽展賣店鋪
https://www.shokunin.com/zh/showroom/otaru.html
WARAMU的稻草籃子S
https://www.shokunin.com/zh/waramu/warakago.html

參考資料
http://www.e-honma.co.jp/index.html
https://ja.wikipedia.org/wiki/月寒あんぱん
https://ja.wikipedia.org/wiki/アンパ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