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23

a

b

c

d

【小樽的「ぱんじゅう」】

您是否了解小樽的特色小吃「ぱんじゅう」呢?ぱんじゅう是一種皮薄、稍微小一點的糕點,類似於今川焼(北海道稱為御燒)。

在明治時代,小樽港被指定為國際貿易港,人員和物資的流通增加,於是西方文化開始被引入。其中,麵包當時價格昂貴,為了便宜且親民,小樽流行起了一種類似麵包(pan)的饅頭(manju),與熟悉的饅頭結合而成,被稱為「ぱんじゅう(panju)」。

小樽市內有幾家可以品嚐這種美食的店鋪,今次我將向大家介紹創立於2000年的桑田屋。

桑田屋位於小樽運河淺草橋附近的運河終點站內,內設用餐區域,因此您可以在現場品嚐新鮮出爐的ぱんじゅう。

桑田屋的ぱんじゅう以特薄的外皮和豐富的餡料或奶油為特色。因其一口大小,所以非常易食,讓人欲罷不能。

餡料有8種經典口味和季節限定口味,但我推薦您嘗試豆沙餡和奶油餡。倒過來食用可以減少溢出,同時能更好地享受外層的酥脆口感。

最好趁熱食用,或者回家後重新加熱,再次品嚐味道也非常美味。當您肚子餓時或者在觀光途中休息時,一定要前往嘗試一下。

小樽展賣店鋪
https://www.shokunin.com/zh/showroom/otaru.html
ぱんじゅう的桑田屋
https://www.kuwataya.jp/

1

2

3

4

【水無月】

在日本,6月又稱「水無月」。6月的日本,進入梅雨季節,幾乎天天下雨,可以說是「水之月」。由於日語中,形容詞後接的「NA」的發音和「無」的發音形同,故「水之月」的假借漢字成了「水無月」。和實際的意思正好相反,也是挺有趣的。

除了6月被稱為「水無月」以外,「水無月」也是京都的一款傳統甜點。它是將紅豆放在白色的烏雲糕上,切成三角形做成的。平安時代,宮中的人們會把儲存在京都市北區西加茂地區的冰室裡的冰放入口中,藉以消暑。那時候,冰是一種奢侈品,普通人幾乎沒有機會吃到。於是,人們便開始食用仿照冰狀製作的「水無月」。

每年的6月30日,京都各地的神社都會舉行「夏越之祓」的神事:希望藉此驅除前半年積留於身上的不潔之物、並為接下來的後半年消災祈福。在此期間,人們食用三角形的「水無月」以祈求身體健康。在古時候,冰塊一般用刀削成小塊,呈三角形。「水無月」下層的白色三角形象徵著可以驅散暑氣的冰,「水無月」上層的紅豆則寓意著驅邪。

「水無月」是基於京都的貴族文化、茶道文化等而發展起來的夏季甜點。京都府已將其指定為「京都的傳統食品」,並製定了相關標準。標準要求「水無月」必須全手工製作,而且製作「水無月」的木製模型也需由手工雕刻而成。京都人對「水無月」的熱愛,可以從京都高島屋每年6月發行的水無月的特輯廣告單中窺見一斑。多達數十種的「水無月」,為即將到來的炎熱夏季帶來絲絲涼意、沁人心脾。

大寺幸八郎商店的金鋺
https://www.shokunin.com/zh/otera/kanamari.html

參考資料
https://www.maff.go.jp/j/keikaku/syokubunka/k_ryouri/search_menu/menu/minazuki_kyoto.html
https://hokkaidoblock.grupo.jp/free2614222
https://www.potel.jp/kyoto/cityguide/feature/minazuki/

1

2

【木屋主題模型】

這些代表著12個月的料理模型裝在桐木盒裡。就像是自己小時候珍惜地一個個撿起來收集的寶箱一樣。1月是松樹,2月是水仙花,3月是梅花,4月是櫻花,5月是綠葉,6月是桔梗花,7月是竹子,8月是葫蘆,9月是菊花,10月是銀杏葉,11月是紅葉,12月是豐年。

除了正月的節慶料理和湯圓外,這些料理模型也可以用作曲奇餅乾模具,這個尺寸足夠切出完整形狀。我們也推薦您使用另一種方法:用稍大的餅乾模具切出麵團,然後用這個料理模型像印章一樣按下去,只留下模具的線條。由於模具具有一定的長度,您還可以與孩子一起享受製作餅乾、三明治麵包等的樂趣。此外,您可以用它切薄煎蛋或薄燒魚片,放在便當上作為搭配;還可以用它處理小塊火腿,將它放在春捲裡可以看到的地方,根據創意可以在日常的各種場景中使用。

而且,即使是同一個形狀,只要改變角度,它的樣子也會變化。不要局限於認為這是一棵松樹!嘗試轉動模型,改變方向,或者嘗試與其他模型組合,當你像拿拼圖一樣把它們拿在手上……看!也許會浮現出有趣的創意。

木屋的季節主題模型12件套
https://www.shokunin.com/zh/kiya/nukigata.html

a

b

c

d

【水壺和大麥茶】

大麥茶是一種適合在任何季節飲用的茶品。但如果說一年中什麼時候是大麥茶最美味的季節、同時也是最想喝大麥茶的季節,那果然是還是夏天。最近,塑料瓶裝的大麥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讓我們能夠隨時隨地的輕鬆飲用到美味的大麥茶。

然而,偶爾也會懷念用水壺煮製的老式大麥茶。用水壺中煮製的大麥茶味道濃郁,香氣撲鼻;在盛放大麥茶的玻璃杯中加入備好的冰塊,冰塊在杯中發出的悅耳的碰撞音,杯子外壁冒出的清涼水滴,以及就著大麥茶一起食用的爽口西瓜:這不僅僅是關於老式大麥茶的味道的懷念,還有當時當刻身邊的氛圍場景、以及許多遙遠的夏日回憶。

在回憶昭和夏日的同時,本店有一款水壺,希望它能出現在當今令和時代的廚房。它就是來自東屋的銅壺。此款銅壺是由渡邊薰設計,渡邊作為一名藝術設計師,因麒麟啤酒的標籤設計而聞名於世。銅是一種非常好的水壺材料,具有出色的導熱性、抗菌殺菌、分解氯氣的功能。銅的導熱性是鋁的兩倍、鐵的五倍、不銹鋼的20倍,所以用銅質水壺燒水,水很快就會沸騰。

那麼就讓我們用這款銅壺製作一次大麥茶吧。銅壺的容量約為2.18升,所以可以一次煮出很多大麥茶。當水沸騰後,加入大麥茶,煮3~5分鐘;然後將水壺放在裝滿水和冰塊或冷卻劑的大鍋等容器,使其迅速冷卻。煮沸的過程中可以殺死大部分細菌,通過迅速冷卻,然後放入冰箱保存,細菌就沒有時間繁殖,這樣可以讓煮好的大麥茶保質期更長。只需放入冰箱冷藏即可。只不過如果把裝著大麥茶的銅壺直接放入冰箱內冷藏的話,可能會導致銅壺生鏽,因此建議在冷藏前將大麥茶轉移至其他容器中保存。

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銅壺最初的紅銅色澤會慢慢蛻變成麥芽糖透亮色澤。點滴相伴的歲月便鐫刻在壺身上。燒水,煮茶,在這樣反反复复的日常瑣碎中,免不了與長期相伴的銅壺磕磕碰碰;也正是因為有這些日常的點滴積累,希望這款銅壺能夠成為全世界各個廚房裡某人的寶貴回憶。

東屋的銅壺
https://www.shokunin.com/zh/azmaya/yakan.htm
三條展賣店鋪
https://www.shokunin.com/zh/showroom/sanjo.html

參考資料
https://weathernews.jp/s/topics/202108/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