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22

3

4

4.5

5

【山只華陶苑·納豆缽】

本司日本工作人員摯愛品,納豆缽。據說是製作納豆汁時用以研磨納豆的小研缽。納豆汁據說是源自江戶時期日本海沿岸東北區域的鄉土料理,準確說是早飯。具體製作在出汁高湯中加入研碎的納豆,豆腐,青菜等熬煮,再味噌調味的納豆味噌湯。

而此次推薦的山只華陶苑的納豆缽是每年不定期到貨的限量商品,其釉色有鐵黑,藁灰,藁白等三色,其中藁灰色乃是穩穩人氣釉色,百看不厭。雖然名為納豆缽,但用來研磨芝麻香料香葉等也適宜,顏值甚高。

山只華陶苑的納豆缽
https://www.shokunin.com/zh/yamatada/natto.html

1

2

3

4

【「葑」與「菲」】

『詩經·邶風·谷風』:「採葑采菲,無以下體。」翻譯為白話即採集蔓菁,蘆菔,不能因為它們的根莖味苦就連葉子都不要了。此處的「葑」即蔓菁。「菲」即蘆菔,也就是蘿蔔。

蔓菁,又名蕪菁,俗稱大頭菜。京都冬季蔬菜名物「聖護院かぶ」的「かぶ」漢字寫作蕪,即蔓菁。而大家熟知的「千枚漬け」便是用蔓菁醃漬發酵而成的漬物「香り物」,日料菜單上「香り物」即指各種各樣的醃漬小菜。

蘆菔是漢代的叫法,宋代叫做蘿匐,而當下寫作蘿蔔則始於明代,無論書寫上怎樣改變但發音上都讀念lobo。而據研究「lobo」的發音源自古代閃含語的「拔出來」一動詞的發音,也就是說蘿蔔是音譯詞。古代閃含人即生活在中東,阿拉伯半島的亞非語系名族。至於蘿蔔是何時傳入中原,據推論最晚是在周代前後。而相對地日語中蘿蔔寫作「大根」則基於其粗壯的根莖外觀命名的。此外在日本一年四季常見的蘿蔔品種是「青首大根」,而「守口大根」則被認定為世界上最長的蘿蔔。

不同的命名源於各自不同的歷史淵源,但「熟食甘似芋,生薦脆如梨」的口感或許才是蘿蔔從西傳至東的魅力所在吧。

大寺幸八郎商店的金鋺
https://www.shokunin.com/zh/otera/kanamari.html
安比塗漆器工房的6寸平缽
https://www.shokunin.com/zh/appi/bowl.html
青龍窯的小碗S
https://www.shokunin.com/zh/seiryu/kobachi.html
白山陶器的平茶碗
https://www.shokunin.com/zh/hakusan/hirachawan.html

參考資料
https://www.douban.com/note/755759783/
https://ja.wikipedia.org/wiki/守口大根
https://ja.wikipedia.org/wiki/ダイコン

1

2

3

4

當下1月正是日本入學考試季,各種應援學生養足精神奔赴考場的料理層出不窮,吃著要有營養,看著要有趣緩解壓力。至此本司日本工作人員最新創意菜品,肉壽司。

山一的箱押壽司模具
https://www.shokunin.com/zh/yamaichi/oshi.html

IMG_9119

【讃岐うどん】

日本街頭烏冬麵店招牌或菜單上時常看到「讃岐うどん」,「丸亀製麺」等字樣,其中「讃岐」即香川縣的舊稱,而「丸亀」則是香川縣內的地名,也就說在日本要吃烏冬面,首推香川產。烏冬或烏龍面的叫法是「うどん」的音譯,日本漢字寫作「饂飩」。

香川縣位於瀨戶內海東海岸,四國山地環繞,形成了溫暖少雨適宜栽種小麥的地理氣候。而小麥的種植據說最早始於戰國時代且是夏季收稻米,秋冬播種的冬小麥。如此作為沿海產鹽名地的香川縣,自引進小麥後自然而然就將鹽與麵粉混合製作出了勁道爽滑的美味烏冬面,即俗話說的「鹼是骨頭,鹽是筋」,和麵時加入鹽即可強化改良麵筋,增強麵條勁道口感。此外位於瀨戶內海的小豆島則是醬油名產地,自江戶時期隨著醬油逐漸普及,烏冬的吃法亦逐漸豐富多樣起來,而香川縣的烏冬面之所以好吃,也就一目了然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相互成就。

青龍窯的丼缽
https://www.shokunin.com/zh/seiryu/donburi.html
白山陶器的淺麵碗和深麵碗
https://www.shokunin.com/zh/hakusan/mendon.html
大寺幸八郎商店的金鋺
https://www.shokunin.com/zh/otera/kanamari.html

參考資料
https://ja.wikipedia.org/wiki/讃岐うどん#歴史
https://www.flour.co.jp/news/article/554/
https://kagawakenudon.com/wiki/483/

1

1.5

3

4

【新潟わっぱ飯】

日本海沿岸新潟縣代表鄉土料理之一「わっぱ飯」,即曲圓蒸籠飯。「わっぱ」一詞源自阿伊努語,其意思是用削薄的杉木或檜木木片捲曲成圓形的木器。而新潟鄉土料理「わっぱ飯」即用曲圓蒸籠盛裝加熱的海鮮米飯料理,其具體製作是先將用淡鹽味高湯蒸熟的米飯平鋪在蒸籠底部,米飯之上擺放鮭魚等海鮮加熱蒸熟即可享用。

據說此類加熱食用的海鮮飯是當地冬季農忙時便當,於此最初由古町通名為「田舎家」的鄉土料理店推出了市場,其後又吸取了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的品評意見最終在昭和27年(1952)定型為目前的菜品,巧妙將新潟優質大米與日本海時鮮搭配融合出的新潟家鄉美味。

此次本司來自新潟的日本工作人員使用了新潟·足立茂久商店的曲圓蒸籠製作了「わっぱ飯」,因為日本現在是新年正月所以最頂層的點綴魚子「いくら」,寓意子孫繁榮。足立茂久商店位於新潟的寺泊山田地區,該區域自江戶時代起製作篩子,蒸籠等器具,而足立茂久商店則是當地目前唯一家秉持傳統工藝製作的百年老舖。

足立茂久商店的曲圓蒸籠
https://www.shokunin.com/zh/adachi/seiro.html

參考資料
https://www.uoya.co.jp/intr/archives/348
https://niigata.mypl.net/article/lunch_niigata/30181
http://kyoudo-ryouri.com/food/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