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21

1

2

3

4

【今夜嘗試西式關東煮】

包菜捲和維也納香腸可以說是由西餐菜譜中轉變成關東煮食材的代表。

如果一直以來都做的是日式關東煮,建議稍微改變一下關東煮的內容和口味,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在清水中加入白醬油,煮透後,外加少許牛奶,可以使關東煮的口感變柔和。

加入辣椒醬或者黑胡椒調味,也非常搭。

若添加印度什香粉,可以讓關東煮變得更加美味。

TOJIKI TONYA的8寸烤箱平底鍋,大小適中,適合將煮好的關東煮直接端上餐桌享用。乳白色的色調也給人帶來一股溫暖。

今天嘗試「~~風」的關東煮,想好了就可以馬上行動,為寒冷的冬夜增添一份樂趣。

TOJIKI TONYA的8寸烤箱平底鍋
https://www.shokunin.com/zh/tojikitonya/iga.html

1

2

3

4

觀賞紅葉是秋天的樂趣之一。

京都有很多出名的可以觀賞紅葉的景點,除了去景點以外,一到秋天,街上的景觀樹也開始變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氣息。

街道上的景觀樹,可以給城市帶來平和和統一的感覺。街道樹所展現出來的樣貌自成一格,可以給人帶來安穩並豐富人們的心靈。春天,行道樹綠色的新葉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氣息;炎炎夏日,行道樹的綠蔭為人們提供陰涼,起到抑制氣溫上升的作用。秋天的紅葉和冬天的樹幹,則直接傳遞給人們當季的感受。可以說,行道樹是讓我們可以感受到四季變化的最「熟悉的街道的自然」。

行道樹的歷史非常悠久,自從平安京建城以來,行道樹一直是京都街道景觀的一部分。在桓武天皇在位期間,平安京的朱雀大道上種植了柳樹,其他大大小小的街道上則等間隔種植槐樹,櫻花樹和柳樹。北野天滿宮和南禪寺等許多神社和寺院前的參道上,也都種植了景觀樹。江戶時代中期發行的京都的地名雜誌『京都名勝圖錄』中,可以找到南禪寺北側的松林道。

傳說,戰國時代,織田信長為確保旅人的安全與舒適,開始修建林蔭道,在東海道和東山道的沿途種植了松樹和杉樹。於此同時,還建造一里塚,用作旅途中的行程標記和休息場所。京都的加茂街道沿線種植了黑松,主河道的沿岸則種上了柳樹和櫻花樹。

明治30年代,琵琶湖疏水沿途種植了櫻花樹,柳樹和楓樹,被開發成適合散步的景點,直到現在,成了有名的賞櫻名所。

明治45年,京都市內的街道樹開始被修整成現在這的模樣。農學家福羽逸人子爵向當時的京都府知事贈送了百合樹,被種植在了烏丸街上(京都站~丸太町)。現在的烏丸和四條,依然可以看到百合樹的身影。

行道樹中,銀杏樹,楓樹,櫻花樹和櫸樹由於可以觀賞紅葉,多被用來種植在京都的街頭。

銀杏樹呈圓錐形,可為街景帶來統一感,常被用來種植在可以強調長遠視野的街道上。烏丸和丸太町沿途多可以看到銀杏樹的身影。其中要數堀川街上的銀杏行道樹最具魄力。今出川大道上部的中央分離帶上的銀杏樹,聳立著一排排帶金黃葉子的銀杏樹,腳下是由銀杏葉鋪成的黃色地毯。沿著堀川的河床邊修建了公園,可以悠然享受沿途美景。

櫸樹樹幹筆直,樹枝呈掃帚狀伸展,形狀優美,是最受歡迎的行道樹之一。在白河街道,禦池街道可以看到櫸樹的身影。禦池街道兩旁高樓林立,櫸樹的紅葉在其中顯得分外美麗。

平常熟悉的街景,隨著季節的轉移而呈現出不同的面貌。今年,何不就在城市中尋找秋天呢?

今出川展賣店鋪(週二~週四,14-17點營業)
https://www.shokunin.com/zh/showroom/imadegawa.html
三條展賣店鋪(年末年始以外,12-18點每日營業)
https://www.shokunin.com/zh/showroom/sanjo.html

參考資料
https://www.city.kyoto.lg.jp/kensetu/cmsfiles/contents/0000277/277249/kyotogairoju2020.pdf
https://ja.wikipedia.org/wiki/街路樹
https://kyototwo.jp/post/attractions/5466/
https://600dpi.net/utagawa-hiroshige-0000997/

1

2

3

【手工Forum的日本手工年曆】

2022寅虎年手工「型絵染め」年曆出自岩手縣紫波町小田中染工房的小田中耕一先生之手。其師傅即已故的日本人間國寶級人物·芹沢銈介,亦是「型絵染め」即紙型印刷的開創者。

來自小田中染工房的每一張「型絵染め」月曆的製作皆分為「型彫り」即雕版,「紗張り」即表紗定型,「糊置き」即上糊,「色差し」即著色,「水元」即脫糊等5個工序。

每一道工序都凝聚了匠人精細的手藝,而每一頁紙張都傳遞著匠人手指間的溫情。

手工Forum的日本手工年曆
https://www.shokunin.com/zh/teshigoto/calendar.html

1

Utagawa-Kuniyoshi,_Self-Portrait,_Shunga_album,_1839

4

5

【日本布手巾·手拭】

在日本生活特別是夏天相比毛巾,更多使用或在市面上看到的則是手拭,即布手巾,圖案多彩多樣,質地上有純棉,麻,絹等。

據說最初奈良時代的手拭是用麻或絹製作的用於清掃佛像及周邊裝飾物品的擦布。平安時代按朝廷的規定庶民的衣物只能使用麻織品,貴族的衣料則是使用絲絹織物,而棉布則是珍貴於絲絹的進口高級品。所以直至江戶初期隨著棉花大規模地栽培,棉製品才逐漸普及到庶民階層。

特別是在商業繁榮的江戶,手拭不僅成了時尚單品,更被巧妙地用作了商業推廣的廣告宣傳物。據說當時有名的歌舞伎演員,相撲大力士,落語演員等將家紋圖案即類似現在品牌商標印刷在手拭上當作名片一樣四處分發,以達到宣傳促銷的商業目的。

此外手拭的兩端是沒有縫合的裁剪狀,如此其一是用作布料自由使用。其二是方便緊急時刻快速撕扯使用,例如用作繃帶包紮傷口等情況。其三是容易晾乾攜帶,特別適用於外出旅途中使用。

此款來自古都奈良的岡井麻布商店古代麻布手拭,手感乾爽舒適,吸水性優良,易清潔易晾乾。

岡井麻布商店的麻布手拭
https://www.shokunin.com/zh/okai/tenugui.html

參考資料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6%89%8B%E6%8B%AD
https://kyo-ya.net/tenugui/knowledge/%E6%89%8B%E6%8B%AD%E3%81%84%EF%BC%88%E3%81%A6%E3%81%AC%E3%81%90%E3%81%84%EF%BC%89%E3%81%AE%E7%AB%AF%E3%81%8C%E7%B8%AB%E3%82%8F%E3%82%8C%E3%81%A6%E3%81%84%E3%81%AA%E3%81%84%E7%90%86%E7%94%B1/

1

2

4

5

【口金包·がま口】

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挽在手上的小包,即近幾年追捧的民國復古風,口金包。即日語的「がま口」包,「がま(gama)」漢字寫作「蝦蟇」即蟾蜍,俗稱的癩蛤蟆。

中文的口金包的「口金」指的是開口處的金屬配件。相對的日語名「がま口」,其一是因其開口造型宛如蟾蜍的大嘴巴。其二是取自蟾蜍是招財,吐財,聚財的吉祥物之寓意。

「がま口」據說是明治5或6年(1872年或1873年)政府御用商人·山城屋和助從法國引進日本的。恰逢前年明治4年(1871年)日本發行了小額紙幣,故山城屋和助將「がま口」包稍作改良為適合放入日本紙幣的錢包,流行一時。(此外日元單位的「円」亦是自此開始使用的。)但當時「がま口」包的口金是黃銅,且是細工匠人製作的,所以整體造價頗高,成為富裕層追捧一時的奢侈品。其後隨著加工材料的多樣化,製作技術的提高普及「がま口」包才成為人人皆可使用得其的日常物品。

此外「鞄」即牛皮革製地的包,亦是由山城屋和助最早在日本製造販賣的。之前江戶時代皮革製的袋子稱作「胴亂」,是由早期的腰包衍生出的大尺寸的皮革包袋。但江戶末期受佛教殺生非道思想的影響,「胴亂」製作使用的材料逐漸轉向了布料類。但明治時期隨著歐洲「鞄」的引入,皮革類包具又重新流行起來。而「鞄」一漢字的原意是指制皮革的工人。而日語中「鞄」一字的發音是「カバン」指的皮革製地的包具。

此外江戶時期的通貨分為金幣,銀幣,銅錢幣。所以當時使用的錢包稱作「巾著」,「信玄袋」,「合財袋」等布料質地的小袋,即目前日本人穿和服時搭配的手拎袋子。

二富的紮染小錢包
https://www.shokunin.com/zh/nitomi/gamaguti.html
m+的Millefoglie 2
https://www.shokunin.com/zh/mpiu/millefoglie2.html
m+的Straccio
https://www.shokunin.com/zh/mpiu/straccio.html

參考資料
https://www.imes.boj.or.jp/cm/history/historyfaq/answer.html
https://kotobank.jp/word/%E4%BF%A1%E7%8E%84%E8%A2%8B-537259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8%83%B4%E4%B9%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