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21

1

2

3

4

【洋白菜】

高麗菜不並非來自高麗,而是來自歐洲的cabbage。

cabbage的中文名字有椰菜,甘藍,捲心菜,包菜,大頭菜,蓮花白等。台灣稱作高麗菜一名字據說是源自台語的「高麗」。此外據曹銘宗先生的考究,台灣在清朝時期就有高麗菜了,且是由荷蘭帶入台灣的。推論高麗一詞可能是荷蘭語「kool」的音譯。

cabbage甘藍原產歐洲地中海地區。日本是江戶前期由荷蘭人帶入長崎,當時尚用作觀賞性植物,名為「紅夷菘」。「紅夷菘」的「紅夷」指的荷蘭人,「菘」即白菜。目前在日本大街小巷的花壇隨處散見的大朵羽衣甘藍即觀賞性甘藍。用作食用蔬菜栽培的甘藍歷史則始於明治時期的北海道。現在當然是一年四季皆可食用的蔬菜,不過扁圓形狀的叫做冬甘藍,尖頭形狀的春甘藍。

此外近年來在日本流行的養生德國酸菜就是用甘藍製作的,醃漬方式近似東北酸菜,但東北酸菜用的是白菜,而甘藍俗名洋白菜。口感上德國酸泡菜稍顯脆爽,清淡。另外日料炸豬排等炸物店都會配切絲的生甘藍,看起來水嫩嫩地很解膩。其實是因為甘藍含有罕見的維他命U即保護修復胃黏膜和助消化的作用,佐配油炸的食物既能清爽口感,又能養胃。

接下來就是冬甘藍的季節了,吃了多年東北酸菜,可以嘗試製作一下洋酸菜,沙拉,餃子餡,燉肉等皆適宜。

TOJIKI TONYA的烤箱盤
https://www.shokunin.com/zh/tojikitonya/banko.html
森本刃物製作所的蔬菜刀
https://www.shokunin.com/zh/morimoto/nakiri.html

參考資料
https://ja.wikipedia.org/wiki/キャベツ
https://rassic.jp/content/1382

1

2

3

4

【回憶裡的老式三明治】

最近總是不禁回想起小學時學校門口賣的老式三明治的味道。由於含有各式各樣營養豐富的餡料,且製作方法也較為簡單,可以說對於忙碌的早晨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早餐選擇。

[食材]
吐司 2片
切片火腿 1~2片
西蘭花 適量
洋蔥 適量
煮熟的雞蛋 2個
美乃滋,黃芥末醬 根據口味
※可根據個人喜好,適當添加不同種類的蔬菜。(如胡蘿蔔,捲心菜等)

[做法]
先將兩片吐司烤的表面酥脆。
將美乃滋和黃芥末醬擠入切片火腿,煮雞蛋和蔬菜,並均勻地攪拌。
在一面烤好的吐司上面放上三明治餡料模具guide,並將攪拌好的餡料均勻地根據模型塗入。

製作三明治的時候總是會有餡料塗地不均勻的情況,這種時候「三明治餡料模具guide」可以非常好地解決這樣的問題。

山崎設計工作室 三明治餡料模具guide
https://www.shokunin.com/zh/yamasaki/sandwich.html

參考資料
https://blog.naver.com/cthhys/222232948586 (做法)

1

2

3

4

【香蕉雞蛋鬆餅】

想吃鬆餅但家裡的麵粉用完了時候,那就將香蕉搗成泥加入雞蛋液攪拌均勻入鍋煎一煎就成了香蕉雞蛋鬆餅。

具體操作是一根香蕉,兩個雞蛋搗碎成泥狀,倒入小笠原陸兆的飯糰烤盤中煎一下,香甜綿軟的鬆餅就出鍋了。

當作早餐或事午後點心皆可。

小笠原陸兆的飯糰烤盤
https://www.shokunin.com/zh/rikucho/onigiri.html
柳宗理的打蛋器
https://www.shokunin.com/zh/yanagisori/awadate.html
HASAMI的Plate
https://www.shokunin.com/zh/hasami/plate.html

參考資料
https://youtu.be/YbIKvovzACk (食譜)

1

3

4

【柿子佈丁】

秋天當季旬的柿子搗碎加入牛奶充分攪拌,不需要加入明膠,即可製作出美味的柿子佈丁。柿子中天然的果膠與牛奶中的鈣反應後即可凝結成布丁狀的口感,真正地無添加天然甜品。

安比塗漆器工房的姬缽
https://www.shokunin.com/zh/appi/kobachi.html
青龍窯的蕎麥豬口·蘸汁杯
https://www.shokunin.com/zh/seiryu/soba.html

參考資料
https://twitter.com/TastyJapan/status/1450267933746155522

1

2

3

一提到日本人的錢包,就不得不提蛙口錢包。

因其開口如蛤蟆嘴一般寬大,而由此得名。蛤蟆是蛙的一種,「蛙」字的日語發音和「歸來」一詞相同,於是蛙口錢包就有了「用出去的錢會回來」,「順利回歸」等良好的寓意。除了蛙口錢包以外,在日本蛙口手提袋,蛙口首飾袋等也非常普及。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蛙口錢包實際上起源於歐洲。

蛙口錢包在日本的歷史,始於明治時期。據說,首次將蛙口錢包帶到日本的是一位明治時期的御用商人,名叫山城屋和助。當時,蛙口包在法國非常流行,山城便將它們帶回了日本,模仿生產並出售。

當時日本流通貨幣只有硬幣。一般用一個叫做「懷中信玄袋」的小布袋來發揮現在錢包的作用。後來明治4年開始發行紙幣,錢包由此變得流行起來,蛙口錢包的銷售量也隨之增長。最初,蛙口錢包的金屬部分使用黃銅,並由工匠精心打造而成,價格非常昂貴,只有一部分富人才能買得起。而後,蛙口錢包的金屬部分開始使用價格便宜且製作方便的槽形金屬環,使其走入尋常人家,成了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富的紮染蛙口零錢包,由設計師浦部先生逐個親手製作而成。內襯搭配好看的單色面料,在不起眼的地方也注入了時尚的因素,傳遞給使用者快樂的心情。它不僅可以用來存放硬幣,也可以用來保管戒指,耳環等其他小物件。內襯面料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搭配選擇。下單時,請指定您喜歡的設計風格。

浦部先生曾赴歐洲留學,其設計風格受歐洲影響。使用傳統紮染面料,和洋合璧的獨特設計使其受眾廣泛。蛙口錢包帶有美好的寓意,非常適合當中禮物送給他人。思考一下什麼顏色適合對方使用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二富的紮染小錢包
https://www.shokunin.com/zh/nitomi/gamaguti.html

參考資料
https://ayanokoji.jp/がま口の歴史/
https://www.i-chirimen.jp/?tid=5&mode=f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