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21

151118 332

151118 337

【冬日料理·粕汁】

冬日漸深的京都,各個料理店的菜單上也就出現了粕汁,同時各大超市的貨架上袋裝的「酒粕」隨處可見。當然了若此時節去京都伏見的月桂冠或黃櫻等釀酒廠區域亦可品嚐到各式各樣的「酒粕」菜品,例如「酒粕」紅豆,「酒粕」冰淇淋等。

不過關西人家常的做法就是煮湯,即「粕汁」,酒糟湯。做法上與味噌湯類似,在高湯「出汁」中加入「酒粕」充分搗碎攪拌均勻後,用白味噌或醬油調味,加入個人喜好的雞肉豬肉或魚肉,白蘿蔔,牛蒡,胡蘿蔔,豆腐,香菇等時令蔬菜即可。若是在關西生活久了吃習慣了,一到11月底12月初就會開始想念一碗暖呼呼的酒香味。

松山陶工場的雪平鍋#5
https://www.shokunin.com/zh/matsuyama/
安比塗漆器工房的椀#3.8
https://www.shokunin.com/zh/appi/wan.html
食譜
https://maru-take-ebisu.jp/kasujiru/

151118 17839

對日本茶道亦或是對和風之美感興趣的朋友,想必聽過或者閱讀過谷崎潤一郎的隨筆集『陰翳禮讚』。其中『陰翳禮讚』的章節裡有關東方美學的描述中引用了「手澤」一詞,原文寫道:「長年累月,人手觸摸,將一處磨亮了,體脂沁入,出現光澤。」即所謂的「手澤」。而「手澤」一詞出自『禮記·玉藻』,「父沒而不能讀父之書,手澤存焉爾。」

白話簡言之意為,父親離世後就不能翻閱父親的藏書,因為父親手的潤澤留在了書裡,不忍讀之。」從孝道視角讀之也不經動容些許,感慨古人表達情感之含蓄默默,體膚之深切深厚。同時也是東方審美的源本所謂的崇尚偏愛古色古色之物件,或許珍重恰恰是伴隨著時代沉澱而富於的雅趣玩味,流光歲月中體膚觸摸之痕跡,時空交錯陰陽相隔間留在心間的血脈相親的餘溫吧。

今出川展賣店鋪
https://www.shokunin.com/zh/showroom/imadegawa.html

1

2

3

4

位於京都北區等持院區域的櫻谷文庫是明治末期京都畫家木島櫻谷的晚年居所。目前則是集合了木島櫻谷私人住所的和館即和式建築,個人生前收藏的典籍繪畫展室的洋館即和洋折衷的建築,用作畫室和畫塾的和式建築。

如果不太熟悉木島櫻谷,即可參考同時期的畫家,竹內棲鳳。木島櫻谷的本名是木島文治郎。其祖父是京都狩野派畫師,據說曾參與過江戶寬政年間京都御所重建時障壁畫的繪製。「櫻谷」一名出自其恩師,四條派畫家即今尾景年,以善花鳥寫生佔據京都畫壇一席之位。據說本島櫻谷白日隨著今尾景年修習畫技,夜晚則讀修儒學漢文,所以其後期成熟的繪畫傑作兼具寫生與山水文人畫的特點。

木島櫻谷中年後移居至京都北區的「衣笠」(即金閣寺周遭),與同時期的畫家村上華嶽,堂本印象,菊池芳文等諸多畫壇新秀組建了「衣笠絵描き村」,簡稱「衣笠村」即近似當今的藝術家群落。

誠摯推薦給對日本明治時期的繪畫和建築感興趣的朋友,遊覽一遭櫻谷文庫後或多或少能理解些明治西洋化過程中,京都畫家文人在延續和風傳統的同時兼容吸收外來西洋文化的探索過程。

櫻谷文庫
http://www.oukokubunko.org/

參考資料
https://ja.wikipedia.org/wiki/木島桜谷
https://ja.wikipedia.org/wiki/櫻谷文庫
http://www.oukokubunko.org/profile1001.html
http://www.oukokubunko.org/list1.html
https://www.nhk.or.jp/nichibi-blog/400/284406.html

1

2

4

5

【日本的餃子文化】

來日本遊玩時,餃子配米飯的套餐想必驚訝了不少人吧。那餃子是何時傳入日本的呢?

據江戶時期的史料,即明朝儒學家朱舜水著《朱舜水氏談綺》的記載。1689年將一名為福包的鴨肉餡餃子進獻給了水戶光圀即德川光圀,常陸(現今的茨城)水戶蕃第二代藩主。據說水戶光圀不僅第一位吃餃子的日本人,也是第一位吃拉麵,吃芝士,以及喝牛奶酒的第一人。更有趣的據說水戶光圀不僅愛吃中華面,且本人還能親自動手做麵條。

其後明治時期,介紹蒸餃和水餃等相關的中華料理書籍被廣泛出版和推廣。但像當下一提到日本餃子即為煎餃的印象則始於二戰後。據說二戰後東京澀谷區域的中華料理店是最早製作販賣鍋貼餃子即焼き餃子,而做餃子的廚師則是隨著日本丈夫從舊滿洲來到日本的東北婦人。

小笠原陸兆的平底鍋
https://www.shokunin.com/zh/rikucho/fryingpan.html
木屋的落蓋180mm
https://www.shokunin.com/zh/kiya/otoshibuta.html

參考資料
https://www.kikkoman.co.jp/pdf/no27_j_012_013.pdf
https://www.bigfive-shop.com/629.html

1

2

【春菊拌菜】

冬天有暖胃的關東煮,還有清新的「春菊」即茼蒿。「春菊」的日語發音有「しゅんぎく」,亦有「きくな」。而後者「きくな」的發音據說是京都大阪等關西區域的叫法。

茼蒿又名皇帝菜,皇冠菜,菊花菜,桐花菜。既有茼之清爽,又有菊之甘香。原產地中海,據說是宋朝時期傳入中原區域。日本則是室町時代即明朝時期傳入的。

今天本司日本工作人員用當季旬物「春菊」製作了美味清新的芝麻拌春菊。新鮮的「春菊」用熱水迅速燙一下撈出瀝乾水分備用。芝麻粉是用一陽窯的擂缽現磨的,香氣紛飛。此外按個人喜好加入唐辛子辣椒粉,海苔絲等皆可,最後加入醬油,砂糖,味醂等攪拌均勻調味皆可。

一陽窯的擂缽
https://www.shokunin.com/zh/ichiyou/suribachi.html
木屋的竹刷
https://www.shokunin.com/zh/kiya/yakum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