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021

151118 800

151118 814

151118 818

151118 809

【新到商品】東屋的砧板已在本網店上架了。

使用樹齡200年以上的優質木曾檜樹的無垢材做成的一塊砧板。檜木的年輪細密,且富有彈性,刀感良好,只要平時清理妥善,可長期使用。

東屋的砧板
https://www.shokunin.com/zh/azmaya/manaita.html

151118 2157

1577312a

Bakermiddleages

IMG_4458

【麵包パン】

麵包,日語稱作「パン」,是葡萄牙語pão的音譯。而追溯麵包的起源據說是誕生於公元前5000年的埃及,即發酵的麵食,原麵包。

廣為熟知的摩西出走埃及的故事中,摩西不僅帶領以色列人走出了埃及,也帶著麵包走到了西亞。但是被摩西帶到以色列的麵食為不發酵的麵包。其理由大。大致分為兩種,一是說「不發酵餅」被神稱作「困苦餅」,勿忘祖先出走埃及的深重苦難。二是說出走埃及過程中便於趕路進而出現了不用發酵的麵餅。

而麵包傳入歐洲的時間尚未定論,大概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首先傳到了希臘,其後羅馬人發明了烤爐,開始僱傭希臘麵包師傅製作麵包,而後又在羅馬接連不斷的對外戰爭中將麵包傳入了西歐大陸,至此歐洲各地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本地麵包種類。

麵包傳入日本則是16世紀安土桃山時代(1573年-1603年)通過海洋航道而來的。來自葡萄牙的傳教士登陸九州肥前國區域後,面向外國人的麵包店鋪也隨之開張了。然而隨著傳教禁令的頒布,麵包食用和製作也被禁止開來,只在少數區域勉強殘留了些許。至江戶末期由於麵包便於保存攜帶反而成了軍隊的口糧。

而麵包真正被日本民眾接受也是明治之後的事情了。1869年東京的「風月堂」推出了酒種發酵的紅豆餡麵包,一舉博得了日本民眾的喜愛。至此日本麵包師傅也開始嘗試創新各種符合日本人飲食口味的麵包款式。例如當作小食甜品的菓子麵包,或者搭配蔬菜肉類的副食麵包,其中頗為吸人眼球的當屬,中華炒麵夾麵包的麵包,炸咖哩麵包。

此外據日本官方統計數據,全日本麵包消費量最多的區域乃是,京都。實際上京都大街小巷,洋式和式外裝風格,主打甜品類或主食類等等品目繁多的麵包店也是隨處可見。

Moyai工藝的櫸木土司盤
https://www.shokunin.com/zh/moyai/
大久保屋木工舍的麵包盤
https://www.shokunin.com/zh/okubo/pan.html

參考資料: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3%91%E3%83%B3
https://www.fugetsudo-ueno.co.jp/

IMG_7353

【日本的四季輪轉】

世界上許多國家與地區都擁有一年四季。感覺日本人特別重視四季更迭的細微變化。

日本的短詩俳句有加季語的規則。日本也有許多與四季相關的祭祀活動。

此外,觀察一下京都舞妓頭上所佩戴的花簪子就會發現,花紋每個月都會有所不同。一般為當季的花草,或者與那個月相關的一些圖案。

木屋的季節主題模型套件,擁有代表12個月的不同主題形狀,且附帶方便收納的桐盒子。

1月青松,2月水仙,3月梅花,4月櫻花,5月青葉,6月桔梗,7月竹葉,8月瓢簞(葫蘆),9月菊花,10月銀杏,11月紅葉,12月折扇。

適合用來做日常菜品,甜點等。

京都馬上可以用到櫻花主題的模型了。

木屋 季節主題模型12件套
https://www.shokunin.com/zh/kiya/nukigata.html

參考資料:
http://www.idea-sense.com/entry/siki
http://www1.odn.ne.jp/maya/kanzashi.htmg
https://toyokeizai.net/articles/-/188765?page=2

151118 1931

151118 1936

151118-1858

Sasayaka的杯麵杯又新到貨了。

此批上新顏色較深,接近紅酒的髮色。

顏色為未使用釉藥的自然髮色。

大小比一般的方便麵杯略大,正好適合額外添加一些蔬菜和雞蛋,如若突然有客來訪,將它拿出來招待客人,一定會成為彼此談話的焦點。

不僅適合用來裝小雞拉麵和即食湯,拿來當咖啡杯使用同樣合適。

在陽台和院子里布置一套桌椅。

推薦您使用這款大容量的咖啡杯。

伴隨著咖啡的清香,不妨在家零距離感受一番春的氣息。

Sasayaka 杯麵杯
https://www.shokunin.com/zh/sasayaka/cupmencup.html

063262e7

【日式美感】

為何日本的藝妓的臉需要塗白?曾有個外國友人如是問我。

我也是查了以後才得知其中原由。

在電燈尚未發明的江戶時代,藝妓們一般需要在昏暗的燭光中為客人提供服務。

為了讓藝妓的表情在燭光中也可以看得清楚,她們的臉都會塗成白色。

曾經,各國大使館相關人員受邀前往東京台東區淺草的花柳街,感受用和蠟燭展現出來的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讚”的世界觀。

到場人員均為施展技藝的藝妓們呈現出來那種幻想般的空間所深深折服。

谷崎潤一郎曾說“美並非存在於物體之中,而存在於物體與物體所造成的陰暗的模樣以及明暗的對比之中”。

無形之中為人所遺忘的日本獨特的美,何不通過點燃和蠟燭來感受一番。

中村蠟燭 鮮花蠟燭
https://www.shokunin.com/zh/nakamura/erousoku.html
中村蠟燭 木蠟棒型
https://www.shokunin.com/zh/nakamura/mokurobogata.html

參考資料:
https://kostrivia.com/2029.html
https://www.chuko.co.jp/bunko/1995/09/202413.html